学习儿童心理学:尊重天性,让孩子绽放生命的活力

    发布于:2022-06-13 09:40  来源:未知

现实生活中,我们许多家长可能也会像这位奶奶一样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着“不行”“不能”“不可以”,无处不在地展现着权威性。在这样的一种权威下孩子可能也会变得听话,但是天性也被压抑了。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在培养孩子积极的品质,避免他朝不好的方向发展。我的理解是不是类似于塑造盆景时的修剪枝丫,植物是会按照你期待的样子生长,也会呈现一种美,但是却失去了生命本身的自主性和无限潜能,只能按照设计的样子去生长。


一般家庭教养方式大致分为三类:

(1)权威型教养方式。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,儿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控制的,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容易形成消极、被动、依赖、服从、懦弱,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。

(2)放纵型教养方式。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,让儿童随心所欲,对儿童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。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多表现为任性、幼稚、自私、野蛮、无礼、独立性差、唯我独尊、蛮横无理、胡闹等。

(3)民主型教养方式。父母与儿童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,父母与儿童处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,父母尊重儿童,给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。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儿童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,如活泼、快乐、直爽、自立、彬彬有礼、善于交往、富于合作、思想活跃等。研究发现,这种民主、尊重的教养方式下,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显著偏低,人格发展和学业成就往往较高。‍




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举个例子,一个爸爸说,我对孩子没啥要求,他调皮一点挺好的,男孩子就应该皮实一些,而现实的情况是当孩子拿起勺子吃饭时,他会说:你这样拿不对,这样夹菜弄得到处都是……

行为上表现出很多地限制。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心口不一,心态上是希望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接纳,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的是控制和不允许。处处受到限制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,在以后的人格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自卑被动,缺乏主见。


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,包括自我认识(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,我是一个可爱的、优秀的、还是蠢笨的)、自我体验(对自己的一种情绪体验,喜欢还是不喜欢自己)、自我控制(个体对自己思想言语的控制,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界)。自我意识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,是个体认知、情感、意志活动的重要基础。

孩子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,以后好处很多:

1.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会明确拒绝。这样的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同时也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。

2.能正确的评价自己。刚开始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会非常简单,大都是源自于大人的评价,等到后期他们自我意识形成稳定以后,就会正确的评价自己了。即使遭遇挫折和失败,得到消极评价,他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,不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。

3.做事会有自己的主意。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,儿童学会了做选择,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志。面对社会工作生活,可以轻松地选择并操作执行。‍

陶行知先生说,生活即教育。孩子才出生,像一粒小种子破土而出,中国最朴素的智慧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如果说做父母的是园丁,那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小种子释放生命的活力呢?那就是更多给予阳光雨露,而不是狂风暴雨。生命本身,就充满着无限可能。


以上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搜索,仅供交流学习用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管理员邮箱:1278631845@qq.com。